在血液透析治療時,有三種不同鈣濃度的透析液配方可供選擇,分別是:1.25、1.5、1.75 mmol/L。不同鈣濃度的透析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何影響?臨床應用中該如何選擇?本文將詳細介紹透析液中鈣離子的作用及其選擇策略。
鈣離子濃度對血透患者的影響
談到鈣離子對血透患者的影響,不得不提到“鈣磷平衡”這一概念。鈣磷平衡是指正常情況下,每日鈣和磷的攝入量與排泄量取得動態平衡,也就是血鈣和血磷濃度相對穩定。血鈣和血磷濃度受到甲狀旁腺素、活性維生素D和降鈣素三種激素調節。正常狀態下,三種激素協同調節鈣磷平衡。
當腎臟受損,合成活性維生素D受阻,為維持鈣磷平衡,甲狀旁腺會分泌更多甲狀旁腺激素。甲狀旁腺激素通過增加骨組織鈣的釋放、腎內鈣的重吸收和磷的排泄,促進血鈣濃度升高、血磷濃度降低。長期過度刺激甲狀旁腺會引起這種代償調節逐漸失效,導致鈣、磷、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失控,形成惡性循環。[1-2]
生理調節過程中,機體對血鈣濃度波動十分敏感,因此,鈣離子濃度過高/過低都有可能影響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質量(圖1):鈣離子濃度過高,會導致高血壓、高鈣血癥、鈣磷代謝紊亂等問題,進而可能引發血管鈣化、心腦血管疾病等問題;鈣離子濃度過低,會刺激甲狀旁腺激素的過度分泌,導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進而加速骨組織中鈣元素釋放進入血清,造成骨質疏松、腎性骨病。[3]
圖1 腎臟功能受損后對透析患者的影響。PTH:甲狀旁腺激素。
血液透析時如何選擇透析液鈣離子濃度
基于上述結論,血液中鈣離子的濃度必須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生理范圍內。血液透析治療時,可以通過選擇不同鈣離子濃度的透析液,調節患者體內的血鈣水平。為維持血透患者血鈣水平的長期平衡,透析液鈣離子濃度還需要根據患者鈣磷代謝狀態、骨病類型及藥物治療方案等進行動態調整。[4]
透析前血鈣正常、輕度降低或在正常值低限的患者:建議使用標準鈣濃度(1.5 mmol/L)的透析液,適度刺激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同時避免高鈣血癥與血管鈣化的風險,有助于保持鈣平衡的長期穩定。
高鈣血癥:建議選擇低鈣透析液(1.25 mmol/L)減少鈣攝入,預防血管鈣化;
低鈣血癥:建議選擇高鈣透析液(1.75 mmol/L)補充血清鈣,避免肌肉痙攣或心率失常。
高磷血癥:需控制飲食、服用降磷藥物(磷結合劑),同時建議選擇鈣透析液(1.25 mmol/L),避免鈣磷乘積過高引起腎性骨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
甲狀旁腺激素過高:建議選擇高鈣透析液(1.75 mmol/L)抑制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避免腎性骨病;
甲狀旁腺激素過低:建議選擇低鈣透析液(1.25 mmol/L)刺激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避免甲狀旁腺過度抑制。
含鈣的磷結合劑(如碳酸鈣):長期服用建議選擇低鈣透析液(1.25 mmol/L)避免鈣超負荷;
不含鈣的磷結合劑(如司維拉姆):若血鈣偏低,建議選擇高鈣透析液(1.75 mmol/L);
擬鈣劑(如西那卡塞):可能降低血鈣,需要監測是否需要調整透析液鈣濃度;
維生素D及其衍生物(如骨化三醇):可能升高血鈣,建議選擇低鈣透析液(1.25 mmol/L)避免鈣超負荷。
總結
透析液鈣離子濃度的選擇是透析治療過程中重要環節,直接影響患者鈣磷代謝和長期預后。通過綜合考慮血清鈣水平、甲狀旁腺激素水平、藥物使用情況及心血管狀況,可以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透析方案,確保治療效果和安全性。定期監測和動態調整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左力.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選擇合適的透析液鈣離子濃度[J]. 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4,23(6):543-544.
[2] 曹艷飛,麥建玲.不同鈣離子濃度透析液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1,20(17):2130-2131.
[3] 何媛芳.不同透析液鈣濃度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過程中血壓及鈣磷代謝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8,19(09):1216-1218.
[4] 徐斌. 血液透析鈣離子濃度的選擇策略[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2014,23(06):546-547.
微信號|雪凈血液灌流器
網址|http://www.kbmed.cn/